第229章
“就该如此,现在书坊里的书,除了圣人言语,其余的全是些男盗女娼,狐妖鬼魅之事,让人看着生厌。” “工学、农学、山川地理……虽然还是比不得经学的小道,但至少实用。” “这个齐民书坊是什么来头?主人家如此大的手笔,见识也不像寻常商贾。” “听说是左布政史大人家出嫁的哥儿开办的。” “我对这位公子有些印象,也是位少有文名的才子,后面嫁给祝家,好些人惋惜呢。” “祝家也是爱读书的儒商之家了,苏公子能开设齐民书坊,少不了夫君的支持,当时大家不看好这门亲事,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,别人家的事谁说得准呢?” 几位书生打扮的人一边议论收稿告示上的内容,一边穿行过有些拥堵的街道。 前面碰撞堵住的马车移开了,行人和车马再次流动起来。秋华年隔帘听完外面渐行渐远的对话声,轻轻勾起唇角。 他今日起得早,送完春生和九九上学后,准备去城外庄子上看看。 棉花育苗有十多天了,在农书的指导下,庄子上所有干活的人都学会了育苗方法,因为襄平府的气温比漳县热一些,棉花苗的涨势比去年快,估摸着很快就该移苗了。 考虑到不同地方的气候不一,秋华年在农书修订版